上课地点:王城大桥南王城路与英才路交叉口向西五十米半岛明珠二号楼一单元1402室 1、自我意识增长 婴儿期的孩子没有独立的自我???意识,不能区分自己和外界,对他来说,自己和母亲和世界是一体的。到两岁左右,孩子会明确意识到“我”的存在,开始思考:我是谁,我要干什么,他会学习将自己和世界区分开,思考:哪些是我的,哪些不是我的。 孩子的学习和思考过程和成人不同,成人多通过思维去学习,孩子则通过实际的行动去学习,这种学习的过程,在成人看来就是“叛逆”的表现。 案例:隔壁的哥哥刚买了新的小汽车,妹妹也想玩,但哥哥一边大声说“这是我的”,一边躲着妹妹,不跟妹妹玩,无论妈妈怎么劝都不肯放手。 分析:这是典型的“自我意识”成长现象,和自私没有任何关系,每个孩子都必须经过这个阶段。这个阶段直接关系着孩子的安全感、自信和独立。 2、探索“我”的力量 孩子产生自我意识后,必然会对“我”的能力感到好奇。因此孩子会通过各种方式去探索自己能做什么,自己会对世界产生什么影响,对别人产生什么影响。由于破坏比建设更*,而孩子能力不够,因此孩子通常是通过破坏性行为来判断自己的能力,而不是通过建设性行为。同时,由于孩子语言能力尚不发达,还不懂得通过语言来社交,因此这一时期的孩子在与人交往中会有一定程度的攻击性行为,并且会非常乐于观察他的攻击所带来的效果,以此判断他在人际关系中的地位和对他人的影响。 案例:孩子较近喜欢变着花样扔东西,从高处往下扔玩具,扔塑料瓶铁瓶等各种材质的东西,或者是把玩具扔到沙发下面、椅子下面等各种地方,弄的越糟糕反而越高兴。父母来阻止,反而更加兴奋,加倍扔东西。 分析:孩子通过扔东西来判断他的力量和准头,判断哪些东西会扔坏,扔东西的结果,改变了家里整洁的环境,同时引起了父母的关注和阻止,这些都使孩子认识到,他的行为对世界产生了影响,感受到了自己的力量,影响越大,孩子就越有成就感。